close

永不放棄,有耕耘必有收穫


 


(馬來西亞中國報,報導:孫華楣)


“身為人母,我不再問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一個孩子,我會問自己‘愛他有多深?’有沒有給他最好的機會和教導他,孩子是你的,機會也是你給他的。”這是為兒子勞心勞力、無怨無悔付出的黃嚴麗慈肺腑之言。


衝破障礙需要經過努力的試,未到最后一刻,放棄言之過早,黃嚴麗慈用愛心把患自閉症的兒子黃澤林調教好,證明了希望在人間!


被人說“無藥可救”,很沉重,天堂也變成了地獄;給錢人家賺,還會被拒絕,對于無能為力的事,很多人就放棄、認命,但也有人帶著巨大的勇氣,挑戰命運。


黃澤林(LouisWong)是被醫界放棄的孩子,患的是自閉症,幸好還有父親(黃兆祺)母親(黃嚴麗慈)在支持,未到被完全放棄的地步。


如今,黃澤林已經21歲,懂得自理,在工廠上班,還和媽媽一起學排排舞,用零用錢助養一個非洲兒童,對自閉兒而言,這些都是得花個十年八年才能教會的事,可以說是苦心經營,沒有捷徑,還要有鐵一般的毅力。


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,那位苦心栽培黃澤林的媽媽就坐在我的對面,接受訪問。這是記者第二次訪問過家有特殊兒童的母親,我覺得她們身上流著的,是“樂觀”與“非一般的毅力”的血液,面對逆境總是特別堅強。


這一次來馬,在先生黃兆祺的陪同下,黃嚴麗慈主要是為了推廣自己本身為教育自閉症兒子澤林而設計的“努力試”家居學習課程──一個為有特別需要的孩子而設計的課程(LouisProgramme:Astep-by-stepprogrammeforourspecialchildren)。


訪談期間,說起黃澤林現在在澳洲的情況,黃嚴麗慈的笑容很有感染力,但想起那個從前終日流淚的自己,她只笑說:天淵之別。


 


四處找“偏方”


 


從前,我們很怕自己有一天突然離開無法再照顧澤澤,但現在不會這樣想,因為他已懂得照顧自己,還到工廠上班,所以現在只求別人給他一個工作機會就夠了。


“希望”就像一道支持人們前進的力量,黃兆祺夫婦在兒子澤林出世后,先是面對兒子先天唇裂、顎裂的缺陷,后來在199212月兒子更被診斷患有自閉症。多次求醫被醫生當面判決“無藥可救”,被漸漸抽空的希望,猶如讓他們跌入人間地獄,加上脆弱的人難敵心死,說不絕望,那等于騙人。


“我怨過、哭過,也問過上天為什么要讓我們有這樣的人生?可是日子並沒有因為怨恨而變好。我找專業教師特別為兒子設計課程,但等待的時間好漫長,因為專業教師太忙,后來我才想到,澤林不是他的兒子,編製課程只是他的工作而已,他只管按時間收費,哪管你的兒子快十歲!所以我知道,我要親自教澤澤。”


也幸好人常會“口不對心”,這頭說不試,那頭卻又四處找“偏方”,兜兜轉轉再試幾次,希望在貧瘠和干旱的土地上,開出美麗的花朵。


今天,鐵樹開花了,帶著“希望”的花粉,黃兆祺夫婦希望能為你的生命打開一個窗,讓清新的空氣吹進來。他們的經歷其實也告訴我們,上天是公平的,真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事,想結良果,當然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和汗水。


 


自閉兒非皆天才


 


在父母眼中,澤林是個怎樣的小孩?“他很有責任心的,做事情不會丟三忘四。他在學校也很乖,拿過好市民獎,還上了當地報章的新聞人物呢!”


由于自閉症患者外表與常人無異,加上早期父母對自閉症未曾深入了解,故當孩子被診斷患有自閉症后,一般需要頗長的時間才能接受,有些甚至掙扎否認或不接受事實,更期望奇蹟出現。


社會上其實存在著這樣的迷思──誤以為自閉症人士都有特殊能力,有些是數學天才、有些是音樂天才或繪畫天才,但實際上這類“天才”為數不多,只約佔百分之三。


 


那黃澤林是不是有某方面的天份?


 


“我都想啊,可是他什么都沒有,猶如白紙一張。當年的澤林不會講話、沒有學習文字的能力,移民到澳洲時脾氣變得非常暴躁,終日把頭撞牆及捏別人。原本我也懷疑過他是否潛藏某些才華,為了發掘澤林的特點,什么都試,想起來真是冤枉!


“我們看過很多家有自閉兒的家庭,為了兒子失去家庭。很多人為了改善孩子,什么都敢試,但有時候期望漸漸變成很大的失望,情緒被折磨得很差,夫妻或家人間的爭吵越來越多,搞到家變或婚姻破裂的,多不勝數,真的很可惜。”


《衝破障礙》這本由黃嚴麗慈寫的書已刷第四版,而“努力試家居學習課程”至少幫過1200個家庭,更培訓了三百多位專業志工,有此成績,他們夫婦倆卻將榮耀歸于主耶穌的聖靈感召。


 


自製教材耐心教


 


移民澳洲后,黃澤林因為環境的轉變,行為變得非常暴躁,經常把頭撞于牆上及捏別人。被評為自閉症,為他們家帶來一場歷時18個月的合格移民訴訟。


在黃嚴麗慈開始計劃教黃澤林寫字時,先生黃兆祺擔心兒子被智能所限,怕她耗盡心神和時間,換來的是失望和淚水,當時的他為了生計回到香港工作,曾屢次勸她不如多為自己的前途打算,往原本的醫護領域繼續進修或會更實際。


每每談及此事,黃嚴麗慈無不生氣回應:“我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,我是他依靠的母親,我愛他!兒子快十歲了,仍不會說話寫字,沒有表達自己的能力。我要在他長得比我高大之前作最大的投資,要不然,數年后他長大成人,我就連制伏他坐下來的能力也沒有……即使教到20歲,他才學會寫自己的名字,我也不會后悔,因為是我竭盡所能換來的成績!”


從名字“LOUIS”開始,學了四個月,終于學會。一步一步來,從簡單的句子如:“Louisisagoodboy”、“Daddy,Iloveyou”等。黃嚴麗慈記得當她把Louis的功課,傳真給身在香港的先生時,他歡喜得整晚不能入睡,開心得比升職、加薪更興奮,他從沒想過自己的兒子竟能寫字,還懂得寫“爸爸,我愛你!”


“我每天為澤林準備教材,搜集各種圖片以製造圖卡給澤林作配對,但他的專注力很弱,只能用多變的教材來吸引他,另外更少不了讚美他的話。”


黃澤林在澳洲每天先到特殊學校上課,回到家裡,媽媽繼續教他,從寫字到生活技能,試過圖卡配對,在契仔Jason及大女兒Rina等人的配合及幫助下,黃澤林跟著圖卡一步一步的學習自己洗澡,經過一年多的訓練,他已不需要圖卡,但仍要人口頭提示。


一步步走來,黃澤林的改變給了母親建立了強大的信心,對未來更有期望。


 


一對一在家培訓


“努力試”家居學習課程(LouisProgram),由黃嚴麗慈研創,取名自寶貝兒子Louis黃澤林。


現時有關治療自閉症的學說與說法有很多,大多在特殊學校及治療中心廣泛推行,但因為專業名詞太多,令有心實行家居訓練的家長卻步,並誤以為只有專業人員,才能執行教導與訓練。


Louisprogram已化繁為簡,是一對一的全面培訓,每個在家的父母都可以做的,它鼓勵家長作為孩子的明燈,配合專業人士、親友及社會人士的幫助,讓孩子能融入社會。


實行家居學習課程,除了愛心與耐心之外,父母還須學習以下五大技巧。


1、    自己教:世上最愛我們孩子的人就是我們自己──孩子的父母親,雖然不是什么專家,但“我”關心孩子的將來,願意和他一起成長。


2、    在家教: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學習,已大大的減少了對新環境的適應期,而溫暖的家庭正是孩子最熟悉、最有安全感的地方,在家訓練可減少他們的不安與恐懼。


3、    同心教:孩子只有父母的愛還不夠,其實全家人同心協力更是重要,最好讓身邊的朋友、親戚,甚至鄰居知道,讓他們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。


4、    了解他:“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”,若要幫助孩子,首先要了解他的需要和障礙所在,才可對症下藥。


5、    謙卑學:永不言倦,即使困難重重,也要抱著學習新事物的心態。


 


孩子要學的五大課題,如下:


 


1、    行為問題:專注力弱、不能安坐學習、不明白或不聽從口頭指示;重複自我刺激動作、固執行為、發脾氣、打人等,都是沉醉在自我世界的自閉兒所面對的問題,改過來要按部就班。


2、    溝通需要:糾正了行為使孩子能安坐學習之后,就要用各種方法,去發掘與他們溝通的渠道,幫孩子走出封閉的世界。


3、    基本生活技巧:當孩子能表達自己后,便可以著手進行基本的生活技巧訓練,如刷牙、洗臉、吃飯、抹嘴、穿衣等。


4、    因材施教:強調的是個別訓練,設計適合孩子的課程,透過提示、鼓勵等學習技巧,重複操練,才能讓他有效地學習。


5、    社交技巧:父母可由自己開始帶孩子走入人群,無需恐懼或尷尬,勇敢面對孩子的問題,並請親友加入協助。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ei1108 的頭像
    amei1108

    喜愛瑜伽提斯的天地yogalates

    amei11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